春季来临,气温回升,即将进入手足口病发病高发季节。大乐之野温馨提示:近期正是幼儿手足口病的高发期,为了幼儿的健康,让我们家园携手共同关注手足口病,引导幼儿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,做好传染病预防。
手足口病是什么?
What is Hand Foot Disease?
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发热出疹性传染病。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,全年均可发病,4-7月为春夏季高峰,9-11月为秋季高峰。主要表现为发热,手、足、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。
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状?
What are the symptoms
手足口病潜伏期为2-10天,平均3-5天。通常病情较轻,呈自限性,预后良好,7-10天病程后可完全康复。
1、发热:多数患儿会出现发热,体温一般在38℃左右。
2、皮疹:手、足、口、臀等部位出现红色斑丘疹或疱疹,不痛不痒。
3、口腔疱疹:口腔内出现疱疹,破溃后形成溃疡,导致宝宝疼痛,拒绝进食。
4、其他症状:部分患儿可能出现咳嗽、流涕、食欲不振等症状。
手足口病如何传播?
How to Spread
1、密切接触传播:接触患者的疱疹液、鼻咽分泌物、唾液等。
2、呼吸道飞沫传播:患者咳嗽、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。
3、消化道传播:食用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。
加强晨检和全日观察
Full day observation
1、严格晨、午、晚检:
晨间:入园时,保健医对每位幼儿进行严格的体温测量,检查手、足、口等部位是否有皮疹或疱疹;
午检:保育员认真为班级幼儿测量体温,观察是否有发热症状;
晚检:班级老师放学时再次检查幼儿身体是否有异常状况。
2、全日观察:老师在日常活动中密切观察幼儿的精神状态、食欲、体温等,发现异常及时报告保健医生。
做好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
Disinfection work
1、保持环境清洁:每天多次对教室、活动区域、盥洗室等场所进行通风换气,保持室内空气流通。
2、定期消毒:对玩具、桌椅、门把手、楼梯扶手等幼儿经常接触的物品表面进行消毒,并使用含氯消毒液、紫外线灯照射。
保障每天两小时紫外线灯照射。
加强健康教育
health education
1、 保健医面向幼儿科普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。
2、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:陪伴幼儿学习正确洗手的方法,使用肥皂或洗手液,用流动水冲洗至少20秒。
3、严格做到一人一巾、一人一杯、一人一餐具。
幼儿身体健康是我们的共同责任,让我们家园携手,用心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,呵护幼儿健康成长!
1
END
1